一、系统建设背景
项目成本管理,包括成本标准、成本制定、成本执行、成本变更、成本控制、成本核算等诸多事项,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。目前成本管理和信息共享主要存在的问题是:
1、 项目成本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中(广联达、OA、集采平台、财务系统),无法在一个平台中管理,信息收集不及时,企业管理者很难及时掌握各个项目利润及成本情况。
2、 成本管理需要的数据无法联动,还需要依靠人工方式一一核对,无法做到单量、单价的控制,成本过程控制还存在“跑冒滴漏”的现象。
二、系统建设理念
因此,为了更好的加强“成本标准优化、成本过程控制、成本税金管理、成本动态核算”,建立成本管控的“四流合一”体系,确保合同流、物流、发票流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。
在信息系统规划建设方面,从原来“职能工具化”的信息系统建设方式,变为“互联网+成本管理”的建设模式,避免出现成本管控的信息孤岛,建立项目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体系,从施工合同管理、内控成本预算、内控变更、采购需求范围管理、履约合同管理、库存管理、产值确认、动态成本核算,使重要环节中通过网络化的平台全部串联起来,实现成本管理中的数据流、业务流无缝对接。
三、系统建设重点
1.一套清单管理到底,按业务发生过程控制成本发生
在原有模式下,施工合同签订、成本编制、成本变更、履约合同管理、产值核算,都分散在各个部门及各个系统中,最大的问题是,管理者无法动态的管理每一笔清单项的发生,决策者也无法实时了解到每一个项目利润完成情况。
因此,解决的方式则要按照成本的发生控制,以清单为主线,逐项管控主每一个阶段成本的发生。
(1)形成施工合同清单与成本清单一体化
在成本编制时,成本清单的数据全部来源于施工合同清单,如果在成本清单超出合同清单的“单价”或“数量”时,系统则进行预警,保证成本逐项预算的合理性。
(2)控制采购源头,把采购需求计划与成本预算范围串联
在制定采购计划时,把采购需求资源与成本预算关联,控制住采购范围与数量,如果本次采购资源不在成本预算中,则通过系统强制启动项目变更流程,避免项目经理随意购买物资,导致成本失控。
2.拆分成本清单,按成本项确认不同税率税金
在原有营业税环境下,从前期的报价到最后的结算,相对简单,对税金控制及核算无需考虑太多,在采用增值税计税方式后,最大的问题是按照原来统一税金成本预测的方式,则会造成企业预测目标利润不准确,税金成本失控。
所以,解决方法是要按照成本类型进行分解,形成劳务费、材料费、专业分包劳务费、专业分包材料费、专业分包机械费,并且依据逐项清单明确不同税率,在系统中固化税率种类,避免填写错误,帮助成本人员自动核算出整体项目的税金,提高工作效率,提高企业项目税金成本预测的准确性。
3.分解原有履约合同,按不同税率,签订履约合同
原来在签订分包合同时,主要采用的是包工包料的模式,这样最大的问题是,分包商开出的进项税发票是6%,而材料部分原本应享受17%的税率也按6%税率进行抵扣,导致企业缴纳税金的成本升高。
因此,首先是要在内控预算编制时,把原有分包成本科目进行分解,形成专业分包劳务费、专业分包材料费、专业分包机械费,并且单独控制税金。其次,在履约合同签约时,把原来与一个分供商签订的分包合同拆分,与该分供商单独签订分包合同、劳务合同、材料合同。并且在签订时,与成本预算的内控项关联,控制该合同签订税率和税金。如果该税率超出了预算控制范围,则进行系统提示与告警。
添加专属销售顾问
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