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rp软件调研

  • 来源:建米软件
  • 2020-09-23 15:36:23

      一、 销售部

  1. 目前系统采购以赊销方式处理,实际是跨月销售(跨月开票);

  2. 下达销售订单时,在K3中有一栏专门用于区分记录事业群;

  3. 如何开票:系统销售发票是销售出库后就直接开票,与实际发票不一致;

  4. 有部分销售预测,并直接下推销售订单,预测和订单有区分;

  5. 有部分销售订单也作为预测单录入系统,预测一般就可转化为订单;

  6. 一般交货期(客户要求交期),基本可以满足;

  7. 销售预测单有具体交期,但不准确;

  8. MRP计划单据的来源是预测单而非订单,可以理解为预测单就是主生产计划;

  9. 有分期收款业务;

  10. 主要客户是国内客户,国外有部分客户;

  11. 目前销售订单不能直接冲销销售订单;

  12. 强鹏系统中直接手工下达生产任务单,产生一个生产单号,然后以此修改K3中的预测单号,并以此修改K3生产任务单号,以方便跟踪;

  13. 所有自制件、委外件均在K3中设置成MPS件,其他为MRP件;

  14. 销售发货:发货通知单由计划部(销售跟单人员)开具,根据销售订单下推生成,与MPS/MRP没有直接联系,而是有货就发;

  15. 同一单据的操作由不同部门、不同人员执行,安全性不高;

  16. 有部分公用件备有库存,但自制件均按单进行,外购件会有备库;

  17. 在K3和强鹏中不能按销售订单跟踪进度;

  18. 销售管理中目前仅仅下单和开发货单、少数报表,其他功能均未用到;

  二、 工程部

  1. BOM在K3中操作不方便,在强鹏中操作比较灵活方便,因此使用强鹏;

  2. 在K3中导入BOM时,不能重复导入同一物料的BOM;

  3. BOM替换不能部分实现,只能完全替换;

  4. 工艺与BOM在K3中不能集成到一个界面,操作不便;

  5. 目前所有BOM与工艺在强鹏中实现,然后将BOM导入K3,以此保证两者数据一致,但实际上没有做到。

  三、 计划部(物控部分)

  1. 工作流程:计划收到订单后,录入K3系统,然后运行MRP,计算采购物料的毛需求;生管在强鹏中下达生产订单后,即进行物料分析,然后在K3中查阅库存数据,然后进行人工分析,手工在K3中编制采购申请单;

  2. 电气事业群部分的物料需求在K3中先计算MRP,产生请购单;

  3. OEM事业群则没有在K3中运行MRP,主要是BOM不准;

  4. 在K3中的工程变更信息不及时,在强鹏中则比较及时;

  5. 现补料单是手工开制,然后在系统中输入,不对单,再打印相应的材料出库单;

  6. 补料的材料出库单与正常的材料出库单没有区分,不能分出补料与正常领料,不利于材料控制;

  7. 查询采购申请的进度/状况不方便,不能在一张单上反应出来,需要在不同单据去查找;

  8. 开料后的尺寸无法得知;

  9. 基础资料设置有问题;

  10. 时间管理:单据上的时间与实际不符,经常不准;主要是操作不规范造成;

  11. 外购件仓库库存收帐混乱失控,反馈无法调整;

  12. K3速度非常慢,操作麻烦,要查一些进度方面的数据需要进不同界面方可;

  13. BOM查阅时无法查阅物料的展开尺寸,使很多零件原可用边角料的无法使用到,对物料的有效利用有影响;

  14. BOM有误也无法检查出来,无法准确核算实际材料需求;

  15. 无法查阅物料需求分析,如哪些生产单需要用料,用什么料、用多少、在途有多少等;

  16. 采购申请单数量系统自动保留4位小数,小数位不准确;

1.jpg

  四、 计划部(生控部分)

  1. 在K3中仅是开生产任务单,然后开领料单、入库单;在强鹏中则开生产任务单,然后下工序单,做工序转移和工序委外;

  2. 电气事业群和OEM事业群中的大客户部的流程如下:在K3中下生产单,投入生产(生产在制过程未进系统而是手工处理),生产完工入库入K3;其余则流程为:在K3和强鹏中下达生产任务单,在强鹏中做车间在制管理和工序委外管理,在强鹏中入中转库,如继续还有工序则在强鹏中继续作工序管理,最终进K3入完工入库;

  3. 委外加工费无法在系统中处理,现用手工处理;

  4. 强鹏主要应用在BOM和工艺的维护、工序控制(实际是记录工序生产结果),因为此些方面操作方便;但物流帐目还是在K3中完成,强鹏不如K3;

  5. 工序返工如何处理?在强鹏中下补作单;

  6. 原来曾用K3的工序功能,现没有用,主要原因是速度慢,且不灵活,工序管理不能随意灵活跳转,只能按已定工序逐步下行;而强鹏则可以;

  五、 采购/委外

  1. 非标和试制产品的BOM在K3中资料不及时、不准确、或甚至没有,生成不了委外任务单,因K3要生成委外任务单必须先有BOM,比较麻烦,很可能时间上等不及;而强鹏则可以随时输入,BOM可以随意调整或补充;

  2. 采购业务在K3中操作问题不大;

  3. 委外工序中的表面处理在K3中没有做,难以进行,因此委外加工费是手工处理,委外成本也是人工核算;

  4. 表面处理主要有喷涂、电镀、氧化、拉丝等,物料委外加工主要是机加工如铣加工、焊接等;

  5. 委外按材料提供分为三种:

  5.1 加工材料全部由xx电气集团提供,为完全委外,即标准意义上的委外业务;

  5.2 加工材料部分由仁达提供,部分由委外供应商在xx电气集团购买,为部分委外,供应商的材料费计算到加工费中,以加工费代材料费结算;供应商在xx电气集团购买的材料xx电气集团按正常销售方式另行处理,并不在委外加工费中直接扣除;

  5.3 xx电气集团提供部分材料,供应商在其他处购买部分材料然后为xx电气集团加工,此为部分委外,供应商的在其他处购买的材料费计算到加工费中,以加工费代材料费结算;

  6. 委外加工计量单位复杂,如同一种物料的加工费可能按面积计算也可能按重量计算,而xx电气集团是按PCS计算,中间存在计算单位的转换,且有误差。计算很麻烦,数量也不准,工作量大;

  7. 采购价格:下单时有自动带出,但不甘落后喧出的价格有时不是所选供应商的价格,或没有供应商,价格也能带出;

  六、 仓库群

  1. 电气事业和OEM事业群在系统中的仓库没有清晰、明确地分开,只是在同一仓库中不同位置有区分;在K3系统中还是可以区分,只是不方便;

  2. 物料重码较多,大部分是原来的;

  3. 销售出库的物料编码与生产入库的物料编码,同样的料编码确不一样,造成生成单上的货号不是销售单上的货号,很容易错,且造成成本核算等均不对。现为了保持能出单,只能用其他出库单,将生产单上的货出掉,再开其他入库将销售单上的货入到仓库,才能开销售出库单;

  4. 非标产品:半成品未在K3中入帐,只是开了一个领料单和最终产品的入库单;

  5. 库存准确率可达80%;

  6. 物料种类很多,同一仓库有几千种,数量也很大,由不同仓管员负责,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和漏管,责任不清,安全性差,盘点时不易区分负责人;

  7. 物料编码太多,真正用到的远没有这么多;

  8. 盘点数据处理:K3中很容易导出,但导入很麻烦(格式有调整);

  9. 帐龄表与即时库存的数据不一致;

  10. 存货价格不准,如外购件入库单据上价格不准,台帐中有些甚至没有价格;

  11. 需要在系统中提供报表:清楚知道并追溯物料的每一笔业务发生时间,也此计算库存周转天数。现系统中没有提供,因此手工编制,工作量大(目前板金和成品在手工做此表,类似做库存台帐);

  12. 单据上没有具体时间,只表示到天,时间太宽,很不易计算时间,造成工作扯皮;

  13. 原材料单位有转换,如板材,采购时按KG,但内部使用时按数量如块使用,很容易造成误差,现系统无法处理,调整也很难;

  七、 品质部

  1. OEM/电气的品质部为同一个部门,只是分为不同组别;

  2. K3中只实现来料检查,其他还是手工操作;

  3. 操作使用的功能太简单,不良原因只能写在备注上,且记录的栏位长度也不够;

  4. QC数据统计:需要系统提供统计报表,还需要提供工序检验的数据,及提供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报表,现K3不能实现;

  5. 现平均每天IQC的检验批次大致有200批,外协则有约300批;因此IQC人员工作非常紧张;

  6. 检查单内容和格式不合实际需求,需要调整;

  7. 不良品处理在系统中只能整批处理,不能分批;

  八、 财务部

  1. 存货核算:委外未在系统中进行,其他存货核算在K3中进行,但不准;

  2. 成本:K3中有算,也不准;手工做的一份较准;

  3. 希望按产品核算详细的成本,并能体现成本的构成;

  4. 希望能从K3中出具帐龄分析表;

  5. 现存在重复付款的现象,希望K3能提供管控;

  6. 凭证引入时,不同帐套间因核算项目不一至会使导入不成功;即使引入后也不能修改;

  7. 供应链设置:权限设置好后,好像不起作用。

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

微信咨询

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

添加专属销售顾问

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