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利用实施ERP基本功能带来的基础管理的完善,降低库存成本、采购成本。ERP由MRP发展而来,因此MRP仍旧是ERP中最核心的模块,也是功能最完善的模块。要实现MRP,首先要完成材料清单(BOM)和主生产计划CMPS)。这两项工作的规范化后,顺利实施MRP将对M公司的管理起到决定性飞跃的作用,至少可以解决以下问题:防止材料短缺、采购和生产计划原始资料来源唯一、部门沟通加强、减少呆料和废料、随时掌握生产进度,可大降低库存成本、采购成本,并保证交货期。
(2)采用ERP下标准成本适时控制,防止黑洞产生。运用ERP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系统的支持,可以将材料、人工、电力等制造费用,按照途程表准确的分配到每一批的产品中,甚至可以分配到每一批在制品中,经过一次运算,即可知道在工序的各批产品的模拟成本。管理者通过ERP输出的报表,可以清楚的知道各批成本的变化趋势,对异常的工序进行原因分析、采取有效对策,实行适时控制。一旦出现黑洞,原来要在产品全部结束之后再等到财务报表出来才发现,那时再想控制就己太晚,损失己成、只能望尘莫及了。同时,模拟成本也可为价格决策,提供当时条件下的参考依据。
(3)ERP条件下的实际成本较真实,以准确的数据来考核,有利于持续改进。在月度结束的当天,ERP系统就可计算出当期产品的价格。由于各种直接费用是直接进入产品的,而且间接费用也是有相当准确的分配表,所以此条件下的实际成本比手工时代要精确得多,可以屏蔽很多外界的干扰因素。利用这个指标来考核各部门、工序,就显得很公平、很有说服力,采用纵向比较方式,就可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。同时,对于价格决策来说,这也是最精确的依据,尤其在大订单的谈判中,做到心中有底,可以更加灵活地把握价格尺度。
透过公司成本控制个案研究,体现了现实的全面成本控制方法。在现实环境中是复杂多变的,企业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,单以一种方法来控制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帮助不大。现代企业面对更严峻的困境,如人民币升值、出口退税率降低、最近的国际金融危机,进而演变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,逆转了企业的经营环境,更突显持续的全面成本控制的重要,若要生存,需达到成本最优化,并全面地、综合及选择性地运用成本控制方法。企业需要以权变理论法,按不同情况,如特定文化、科技、内部及外在的环境,选出他们最佳方法。任何环境变化,企业策略也受到影响而作修订。
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得较晚,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会计信息系统到目前的ERP系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,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,ERP实施非常成功的案例非常少。但是ERP的管理理念逐渐被大部分企业接受,众多企业也积累了ERP实施的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。笔者相信随着国内管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和规范,适合中国国情的ERP系统不断成熟,利用ERP系统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将不断得到成功和发展壮大。
总之,ERP与成本控制的融合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上的价值性。如何将二者无缝地结合起来,如何在ERP环境下构建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系统,如何更好地提高企业竞争优势,将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。
制造业erp费用管理的问题:
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核算、摊销方面是最难的。摊销标准容易找到,但要做到正确却很困难,尤其在存货方面。这或许也是许多成本理论产生的根源。纵观成本理论的成长,从分步法、分批法、实际成本法、标准成本法、目标成本法,到当今比较先进的和向往的作业成本法,这些理论都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,但在具体的企业会碰到具体的问题。建米公司也不例外。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目前制造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1、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粗略
制造业的一些物品具有量少、价值高、生产线效率高的特点。有的物品具有量大、低价价值的特点。所以销售一直不稳定,每个月的订单差异很大。当某个月物品的销售订单很少时,物品的制造费用会急剧上升,造成物品的成本上升,但实际上这个月很可能成本控制相当好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但这效果抵挡不住分摊费用的冲击,于是管理者会认为锂电池的成本控制还很糟。但因此而进行错误决策,如减少某个品种的产量、新投资设备以降低费用等,就更糟糕了。
2、存货的价值失真
在制品的价值目前主要只计算了其材料成本,损耗未加进去,生产这些半成品时所耗费的制造费用也未包括进去,事实上却己经发生了。如果各工序的半成品、成品的月底结存数量、出货数量等相等,那么让当月销售的物品来承担这部分费用与实际的费用相同(在分摊正确的情况下)。但往往事与愿违,出货的数量决定于市场,每个月都在变,而且有时是大幅度的变化。由于生产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,在整产品的生产链中,难免有些点会脱开。
3、成本控制对策失效、考核空白
在日资企业,持续改进是企业的精髓,任何工作都要按此惯例进行。但标准的缺失,统计数据结果的偏差,就使持续改进丧失了前提。不可否认,中国的文化与日本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,在日本,有了制度,任何人都会去自觉遵守,但在中国,靠自觉来管理只能是空想,对管理来说需要更多的是靠制度来约束,靠考核来促进。同样,在成本管理方面,也是如此。由于以上种种原因,M公司的成本管理目前还是呈空白状态,没有持续改进,唯一在做的只是靠抓降低损耗。但损耗数字的统计,凭一线人员的心情,在日报上愿写多少就是多少。
添加专属销售顾问
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